Kate Chen: 为了理解“认知”,去QS20强念了语言学和哲学本科;深感对世界文化了解太少而游牧;如今是一位独立研究者。梦想写出一本沙之书,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。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:水光清弦 Cyanlibra,保证每一篇都是一个新世界。
Kate Chen: 当代游牧民族+文化语言学独立研究者,喜欢解谜游戏。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:水光清弦 Cyanlibra,保证每一篇都是一个新世界。
有些朋友来问,《时代切片》这个卡牌的设计思路是什么样的?好像跟别的桌游玩法不太一样?作为主创,我今天就来扯扯这个卡牌背后的故事。
小标题:源起 我不是一个专业的游戏设计师,我是做语言和文化认知的独立研究者,《时代切片》算是我第一个“作品”。 23年2月的时候,几个伙伴找到我说,想一起做一个像酒令卡牌(🔗到原文?)那样的文化卡牌。我们开了个简单的线上碰头会,当时没有讨论出产品原型。第二天我睡前时分想了想,突然有了感觉:
“没有哪个现象、哪个人、哪种思潮是孤立地存在着的。但很可惜,我们能观察到的世界往往支离破碎,浮于表面,只有一个不确定的空洞外壳。或许我们能想办法,把握住这个时代的一点点真实的联结性?”
如果在每张牌上放一个时代关键词,就可以通过组合它们来发散思考其隐藏的关联。卡牌这种形式几乎是完美地承载这个想法,让我兴奋不已。接下来我在大脑工作坊里过了一小时,想清楚了大致的玩法机制和卡牌内容(我经常在这个时间点出灵感)。卡牌名字都起好了:“时代切片”中的“切片”既指的是卡牌的物理之身,同时隐喻我们所感受和观察到的,都是时代的一个个切片和缩影——妙哉!
第二次碰头会上大家觉得可行,就开工了。
小标题:设计 第一步是选词。当时我正在收集平时看到的社会议题、值得我们关注的好的项目,理解背后的思想脉络,并且以此提炼汇编成**《2025时代指南》**(超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RkANeYN-9K1_gaTAKb-czA)。《时代切片》的初期选词和词条内容撰写,大多来自我这个知识库的素材。(《时代切片》其实就是《2025时代指南》的姐妹卡牌化版本)
《2025时代指南》目录截图
我选词的标准,是在国内语境下,既让大众感同身受,又有严肃讨论空间的语词,而且能与其他词条直接形成内在联系。一开始列了七八十个,慢慢大家投票、测试筛选到最后54个。
一开始词条主要分为议题,概念,感受这样三大类型。试玩过程中,我们发现如果只有过于宏观的词,会使得大家的叙事和在场的气氛变得过于“空谈”,于是我们扩充了一组灵感词,比如【梦境】、【地图】、【世界末日】,让整副牌变得更有灵气。这些词会更加难选,既不能与前面的词脱离太远,又要能够激发起玩家的创意,也是实际测试中,被替换改写比重最大的。比如,我原本不太确定【硬币】和【麻将】这两个词是否合适,会不会使用场景过于单一?但实际玩下来,出现了我原先没想到的发散场景,很有意思。所以当有人反馈说,【超市】跟【消费主义】绑定很深的时候,我会鼓励他们多发散思维,去尝试新的隐喻和可能。
词条释义的撰写吸收了我平时所收集的相关资料,再改写重组。大家原先比较熟悉的词,会尝试新的角度,让词条的解释有开放性而不是惯性理解。灵感词的内容大多是kaka摘抄来的,文学性比较强,比较打开思路。还有些新词比如【青色组织】【AIGC(人工智能生成内容)】,往往是我们觉得可能影响到这个时代思潮的新概念,就做了定义上的解释,偷懒的时候直接找ChatGPT来写。